昨天看到一則新聞,一個高中生因為選系問題和母親意見不合,竟跳樓明志?抗議?

結果高中生全身多處骨折、母親在急診室老淚縱橫後悔不已。

 

有人說,現代人抗壓性太弱

有人說,現代人缺乏溝通

有人說,現代人表達意見的方式太激烈了

 

小時候媽為了讓我們將來能唸好學校、聯考能金榜提名,不惜讓我們越區就讀。

我高三準備聯考時,媽就不時有意無意的提起,她「覺得」我最適合當老師了,屏東也有師院,以後畢業就留在屏東教書。

我充耳不聞只是悶著頭唸書,聯考放榜我考上了,但是私立學校,媽又有意無意的提起,若我想重考她會"贊成"並出錢讓我到台北補習。我仍悶不坑聲,一來我不認為自己是可以過補習生活的人,二來我真的想唸新聞,當時我如願考上新聞學院,當然不想放棄重考,於是我用消極的抵抗,拎著行李上台北唸書。

 

大學要畢業了,媽又三不五時透露希望我回家鄉去工作,甚至幫我安排了工作,我仗著媽遠水救不了近火,畢了業硬是留在台北。

但我發現記者工作跟我想得不一樣,我漸漸的不務正業去做別的產業,媽仍不放棄,說我不回去那去準備考高普考好了,當公務人員比較穩定。

 

年輕不懂事的我認為公務人員是很無聊的,我想要做我想做的事、我想要過我想過的生活、我想要自己安排自己的人生。

 

這麼多年過去了,其實覺得自己很不孝,總是在違逆媽的意思。其實仔細想想,大部份的父母都是為孩子好,他們希望孩子將來過得好,不要像自己這樣辛苦,才會一直想"安排"孩子的人生。當年我們對父母的話雖不同意但不敢當面反抗,總是陽奉陰違。

可是現在的孩子有自己的意見,覺得我的人生由我自己決定,有時其實是為了反對而反對。

我無意評論別人的家庭教育或親子關係,但現在的父母真的無法再像他們的父母一樣可以"安排"孩子的未來,現在父母只能"參與",好一點的孩子會肯聽父母的意見,但很多情況是孩子覺得"你們都不了解我!"父母則是"我叫你怎麼做你就怎麼做!你知道我吃過的塩比你吃過的飯還多!"而缺乏真正的溝通和包容。

 

讓孩子去闖沒什麼不好,自己的決定自己承擔,當年我如願上了我憧憬的新聞系,親身體驗後才知道理想和現實的差距。有時父母會把孩子當作另一個自己,讓孩子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夢,但孩子也有他們的夢啊!也許不是最好的,但那是他的人生,當他在自己選的路上摔倒時,他會真正了解走過的人為什麼告訴他不好走。

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寶,但他的人生,父母只能參與、不能替他決定,他的人生要自己過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enchu0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